?快遞紙箱的抗壓強度是衡量其在堆疊、運輸過程中抵抗外部壓力能力的關鍵指標(單位:N 或 kPa),直接影響貨物是否因擠壓受損。檢測需遵循標準化流程,確保數據準確可靠,那么
寮步紙箱廠小編具體介紹一下方法如下:
?

一、檢測前的樣品準備與環境處理
樣品選取
從同一批次紙箱中隨機抽取 3-5 個完好樣品(無破損、無污染、未受潮),確保代表性;
樣品需為已封箱狀態(按實際使用方式密封,如膠帶封合、釘合),模擬真實運輸狀態。
環境預處理
檢測前需將樣品在標準環境中放置至少 24 小時:溫度(23±1)℃,相對濕度(50±2)%;
目的:消除紙箱因儲存環境(如潮濕、高溫)導致的臨時性能波動(濕度每變化 10%,抗壓強度可能波動 5%-10%)。
二、核心檢測設備與原理
檢測設備
紙箱抗壓試驗機(又名壓縮試驗機):主要由上下承壓板(面積≥紙箱底面積的 1.2 倍)、力值傳感器(精度≤±1%)、驅動系統(控制壓板勻速移動)和數據記錄儀組成。
設備需符合標準(如 GB/T 4857.4、ISO 12048),定期校準(每年至少 1 次)。
檢測原理
將紙箱正放于下承壓板中央,確保箱體與壓板垂直(偏差≤1°),避免受力不均;
上壓板以(10±2)mm/min 的速度勻速向下施壓,直至紙箱發生塑性變形(無法恢復的塌陷)或力值達到峰值后下降 5%,記錄最大力值(即抗壓強度)。
三、具體檢測步驟(按國家標準 GB/T 4857.4 執行)
樣品放置
去除紙箱內的緩沖材料和貨物,保持箱體空箱狀態(模擬運輸中空箱堆疊場景);
將紙箱平放在下壓板中心,調整位置使箱體四邊與壓板邊緣平行,避免歪斜(可用定位輔助工具校準)。
參數設置
在試驗機上設定測試速度(10mm/min)、預壓值(通常 5N,用于消除紙箱與壓板的間隙);
啟動設備,上壓板接觸紙箱頂面后開始施壓,實時記錄力值變化曲線。
數據記錄與判定
當紙箱出現明顯塌陷(如側壁內凹、頂部壓潰)或力值顯示器顯示峰值后下降時,停止測試;
記錄每個樣品的最大抗壓值,取 3-5 個樣品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批次紙箱的抗壓強度(若單個樣品值與平均值偏差超過 15%,需重新抽樣檢測)。
四、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(需嚴格控制)
箱體擺放角度
若紙箱歪斜(與壓板夾角>1°),會導致受力集中于一側,檢測值偏低(誤差可達 10%-20%),需用直角尺校準。
施壓速度
速度過快(如>20mm/min)會使力值瞬間增大,結果偏高;過慢(如<5mm/min)則可能因箱體緩慢變形導致結果偏低,必須嚴格按 10mm/min 執行。
箱體狀態
受潮紙箱(水分含量>15%)的抗壓強度會下降 30% 以上,需確保樣品干燥;
封箱不規范(如膠帶未貼牢、接縫開裂)會導致提前塌陷,需按實際使用標準封箱。
五、檢測標準與結果應用
參考標準
國內:GB/T 4857.4《包裝 運輸包裝件 壓力試驗方法》;
國際:ISO 12048《包裝 完整、滿裝的運輸包裝 壓力試驗》。
結果判定
根據運輸堆疊高度計算所需抗壓強度:
公式參考:所需抗壓強度(N)= 堆疊層數 × 單個紙箱重量(kg)×9.8N/kg× 安全系數(1.5-2.0)
例:若紙箱重 5kg,堆疊 5 層,則所需強度 = 5×5×9.8×1.5≈367.5N,檢測值需≥此數值。